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东亚药业: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5-04-30

浙江东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代码:605177公司简称:东亚药业债券代码:111015债券简称:东亚转债

浙江东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和其他形式的分配。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本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东亚药业605177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周剑波贾晓丹
联系地址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第五大道21号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第五大道21号
电话0576-821318810576-82131881
传真0576-842853990576-84285399
电子信箱dyzqb@eapharm.netdyzqb@eapharm.net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根据申万行业分类,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生物(一级行业)下的化学制药行业(二级行业)。化学制药行业又可以细分为两个三级行业:化学原料药(含中间体)和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与化学制剂呈上下游关系。从整体产业链来看,化学制药行业处于整个医药产业链的中游。

公司所处产业链位置

(一)医疗市场概况

随着全球人口结构变化、病人群体扩大、慢性疾病持续突破、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等诸多因素推动,全球药品的需求整体呈现稳定上升的态势,使得医药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根据Frost&Sullivan、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2023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达到15,572亿美元,到2024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16,387亿美元,持续保持增长。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中商产业研究院

受益于医疗体制改革、人口老龄化、收入水平提升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等因素,中国医药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容,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正不断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提升药品质量和改善药品供应,持续推动医

浙江东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药市场规模增长。根据Frost&Sullivan、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达17,977亿元,且未来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2024年有望增长至19,312亿元,2025年全国医药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

数据来源:

Frost&Sullivan、中商产业研究院

(二)化学原料药行业概况

1、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随着医药行业的扩张和专利到期药品的增多,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逐年上升。从2013年至2022年过去10年的市场变化情况看,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基本保持稳步增长,2020年受全球供应链不稳定影响有所下滑,但市场从2021年开始便恢复了增长。根据PrecedenceResearch调研报告数据,2024年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261亿美元,2023年至2032年预计将以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增长。

数据来源:

PrecedenceResearch

2、产业转移和政策支持下,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国与出口国原料药生产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市场快速崛起。20世纪90年代后,受环保压力、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欧洲和美国的原料药产能逐步下降;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在拥有较低人力成本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原料药的研发投入、优化生产工艺、提高技术水平,因此原料药生产重心逐步由欧美向其他区域转移(主要为亚太区域),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快速崛起。

在政策层面,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旨在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同时鼓励创新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国务院202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

报告期内,国务院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指出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推动创新药突破发展;卫健委发布《关于完善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和执行工作机制的通知》,进一步加强集采全流程管理,促进医疗机构、医药企业遵循并支持集中带量采购机制;医保局关于印发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对符合条件的新药和新技术在应用初期按项目付费或以权重(点数)加成等方式予以支持。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国与出口国。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中国原料药产能全球占比已从2008年的约9.3%增长到2022年的约30%。

3、专利药集中到期,促进原料药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根据EvaluatePharma数据统计,2023年至2028年,全球约有3,560亿美元原研药(如沙班类、列汀类、列净类等新慢病重磅品种)陆续专利到期。随着专利药的大量到期,尤其是许多年销售额10亿美元以上的“重磅炸弹”专利药物的到期,全球仿制药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进而带来特色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的市场需求。

仿制药的价格相对原研药更加便宜,且可及性更高,其需求量也远高于对应原研药。仿制药的上市将对原研药的市场份额造成巨大冲击,拉动对原料药的需求,为原料药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4、“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成为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原料药行业逐步向规范化、绿色化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产业链整合优势,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成为了原料药和仿制药企业的重点布局方向和主流趋势。具备原料药领域相对优势的医药制造企业,通过其原料药与制剂的协同作用,将有望获得更

浙江东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广阔的市场机遇。

从政策端来看,我国政策也鼓励原料药企业进行“原料药+制剂”一体化。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要发挥我国产业体系优势和规模优势,推动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企业加强业务协同,促进我国原料药市场向高附加值和制剂一体化转型,引导原料药企业依托优势品种发展制剂,提升产业集中度。

5、关联评审、一致性评价制度持续完善,头部企业受益明显

随着关联评审、一致性评价等制度的持续推进和完善,下游制剂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在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上具有优势的原料药企业作为长期供应商,订单趋向于那些能够提供高标准质量和稳定产能的龙头原料药企业。

随着2019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进一步完善药品关联审评审批和监管工作有关事宜的公告》,我国关联评审制度进一步完善。制剂与原料药、药用辅料、包装材料同步审评,这意味着原料药的质量直接关联到评审结果,且更换供应商需重新进行质量研究审核,从而促使下游制剂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质量可靠、供应稳定的原料药供应商。2023年9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出关于公开征求《〈已上市化学药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原料药变更的问答(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原料药变更时相关制剂企业应该进行的研究工作。

2023年9月,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受理审查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明确审查要点包括原料药证明文件。从2012年首次提出开展一致性评价至今,我国对一致性评价工作越来越重视,各项政策法规不断出台,一致性评价体系逐渐成熟、完善。仿制药需与原研药品在质量和疗效上保持一致,这进一步强化了原料药的重要性。原料药的稳定性、晶型、杂质、粒径、溶解度等参数对制剂的质量和疗效有着直接影响。一致性评价后,若制剂厂商更换原料药,将面临更高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优化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更严格的质量评估与监管措施,将对上游原料药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的头部企业,将在后续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行业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6、环保政策趋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随着环保政策的推进,技术落后、环保不达标的中小原料药企业或将逐步退出市场,原料药行业竞争格局有所优化,行业集中度有望得到提升。2016年以来,国家环保政策趋于收紧,环保督察常态化,2018年1月起《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全面推开。随着原料药

浙江东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企业持续推进环保技术改造,2020年后产量恢复增长趋势。

2023年11月1日《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原料药(发酵类、化学合成类、提取类)和制剂类(HJ1305—2023)》正式开始实施,支撑制药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促进行业推行清洁生产,进一步推动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进步。

(三)公司产品的市场地位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β-内酰胺类抗菌药、喹诺酮类抗菌药、抗胆碱和合成解痉药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产品优势,在市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在头孢克洛领域,公司已掌握头孢克洛原料药关键中间体7-ACCA的生产技术,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可以从起始物料青霉素开始,全产业链合成头孢克洛原料药的公司之一,公司在国内头孢克洛原料药市场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7-ACCA也是公司经营多年的主导产品之一,公司头孢克洛及关键中间体7-ACCA项目被列为“2010年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公司头孢克洛原料药不仅取得了国内药品批件,同时已取得欧盟、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药品批件,产品出口量位居国内前列。

2、在头孢美唑钠和头孢唑肟钠领域,公司经营的头孢美唑、头孢唑肟中间体产品系用于生产头孢美唑钠、头孢唑肟钠原料药的关键中间体。多年以来,公司凭借优质的产品质量和出色的交付能力,已成为多家市场份额较高的制剂企业主要供应商。报告期内,公司正积极推动产品向头孢美唑钠、头孢唑肟钠等原料药领域延伸,目前产品已递交CDE审批。

3、公司左氧氟沙星原料药、氧氟沙星原料药、马来酸曲美布汀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以出口为主,在日本、韩国、欧洲、俄罗斯等多国注册获批,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报告期内,公司厄多司坦原料药也已获得韩国注册证书,工厂正积极调整产线以匹配下游需求,可转债募投项目也正加速建设相关产能。

(四)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主要从事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产品主要涵盖抗细菌类药物(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胆碱和合成解痉药物、皮肤用抗真菌药物等多个用药领域。

公司成立于1998年,自设立以来持续深耕化学原料药领域,已发展成为装备完整、工艺精湛、产业化能力较强以及质量控制规范等为特征的现代化化学原料药生产制造企业。报告期内,公司全力推进可转换公司债券募投项目的建设,公司将通过可转换公司债券募投项目逐步向制剂领域拓展,形成“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战略布局。

公司在浙江三门、浙江临海、江西九江建有一体化的制药基地,并在上海张江药谷、杭州下

浙江东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沙医药港小镇设有现代化的研发中心,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台州市管理创新十强企业”等称号,全资子公司东邦药业于报告期内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公司面向全球市场,多个产品通过CGMP认证、EDQM认证、PMDA认证等国际药品规范市场认证,与日本、韩国、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产品销售网络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主要产品的类别、名称、用途具体如下:

所属类别产品名称用途国内外获批情况
β-内酰胺类抗菌药头孢克洛原料药头孢克洛为第二代头孢类抗菌药物,可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多种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耳鼻科感染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等。中国:头孢克洛(化学法)原辅包备案登记平台状态为A;头孢克洛(酶法)原辅包备案登记平台状态为A日本:头孢克洛(化学法)MF登记韩国:头孢克洛(化学法)KDMF注册;头孢克洛(酶法)KDMF注册欧洲:头孢克洛(酶法)CEP获批
头孢克洛中间体合成头孢克洛原料药的重要中间体。-
拉氧头孢钠中间体合成拉氧头孢钠药物的重要中间体。拉氧头孢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腹腔内感染等。-
头孢美唑钠中间体合成头孢美唑钠的中间体,头孢美唑钠是第二代头孢类抗菌药物,可用于治疗肺炎、支气管炎、胆道感染、腹膜炎、泌尿系感染等。-
头孢唑肟钠中间体合成头孢唑肟钠的重要中间体。头孢唑肟钠是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可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败血症、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等。-
氧头孢烯母核合成拉氧头孢钠和氟氧头孢钠的关键原材料。氟氧头孢钠具有很强的抗菌性,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腹内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氟氧头孢钠非公司产品)。-
法罗培南钠中间体合成法罗培南钠的重要中间体。法罗培南属于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治疗严重细菌感染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
美罗培南钠中间体合成美罗培南钠的重要中间体。美罗培南属于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治疗严重细菌感染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
抗胆碱和合成解痉药马来酸曲美布汀原料药和中间体马来酸曲美布汀属于消化系统药物,具有促进胃动力不足或抑制胃动力过足的双重调节作用。可用于治疗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引起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鸣、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中国:马来酸曲美布汀原料药原辅包备案登记平台状态为A欧洲:CEP获批日本:MF登记韩国:KDMF注册加拿大:DMF注册俄罗斯注册
喹诺酮类抗菌药氧氟沙星原料药及中间体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中国:氧氟沙星原料药原辅包备案登记平台状态为A
日本:MF登记韩国:KDMF注册俄罗斯注册乌克兰注册印度注册
左氧氟沙星原料药及中间体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菌谱广、抗菌作用较强。可用于治疗轻、中度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皮肤软组织以及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等感染,应用范围广。中国:左氧氟沙星原料药原辅包备案登记平台状态为A欧洲:CEP获批日本:MF登记韩国:KDMF注册俄罗斯注册乌克兰注册印度注册WHO:PQ认证
盐酸左氧氟沙星原料药左氧氟沙星的盐酸盐,治疗作用与左氧氟沙星基本相同。中国:盐酸左氧氟沙星原料药原辅包备案登记平台状态为A
那氟沙星原料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菌谱广,适用于寻常性痤疮、毛囊炎、脓疱疮等。日本:MF登记韩国:KDMF认证
皮肤用抗真菌药酮康唑原料药抗真菌药物,外用时可治疗皮肤浅表和深部真菌感染,如手癣、足癣、体癣、皮肤念珠菌感染等。中国:酮康唑原料药原辅包备案登记平台状态为A韩国:KDMF认证
噻康唑原料药抗真菌药物,外用时可治疗表皮癣菌、白色念珠菌等引起的真菌感染。意大利注册
盐酸特比萘芬抗真菌药物,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主要用中国:盐酸特比萘芬原
原料药于治疗脚趾或指甲真菌病、花斑癣及皮肤念珠菌感染等。料药原辅包备案登记平台状态为A欧洲:CEP认证韩国:KDMF认证
卢立康唑原料药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皮肤浅表真菌感染:足癣、体癣、股癣,也可用于皮肤念珠菌病和花斑癣。中国:卢立康唑原料药原辅包备案登记平台状态为A
粘痰溶解药厄多司坦原料药用于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痰液粘稠所致的呼吸道阻塞。中国:厄多司坦原料药原辅包备案登记平台状态为A韩国:KDMF认证
抗痛风药非布司他原料药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中国:非布司他原料药原辅包备案登记平台状态为A韩国:KDMF认证
降压药奥美沙坦酯原料药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国:奥美沙坦酯原料药原辅包备案登记平台状态为A
其他产品盐酸多奈哌齐原料药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症的一线用药。日本:MF登记韩国:KDMF认证
依帕司他原料药用于预防、改善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的末梢神经障碍,如麻木感、疼痛感等。中国:依帕司他原料药原辅包备案登记平台状态为A日本:MF登记韩国:KDMF认证
氯雷他定原料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急性或慢性荨麻疹、中国:氯雷他定原料药
过敏性结膜炎、花粉症等过敏症状。原辅包备案登记平台状态为A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原料药本品适用于HIV、HBV的治疗,以及和其他逆转录酶抑制剂合用于HIV-1感染、乙肝的治疗。中国: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原料药原辅包备案登记平台状态为A

1、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公司实行集中统一的采购模式,由采购部根据销售部门的销售计划以及生产部门的生产计划、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统一负责生产原料和辅料的供应。公司采购的原辅材料进入公司后由仓库管理人员保管、点收,并由质量部对原辅料进行取样、检验、检测合格后,按照原辅料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分库(或分区),按批存放。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在保障供应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原辅料的质量。公司采购部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内控标准,通过考察评选确定原辅料供应商并建立合格供应商目录,主要原料原则上应选择两家或两家以上经过公司审计并经质量部批准的合格供应商采购。此外,公司的市场研究人员会在采购前期对市场行情进行分析,并对后期所需主要原料价格进行询价,获取经质量部批准合格的两家或以上供应商的报价。采购员综合比较质量、价格、信誉等指标,择优确定供货单位,保证了供应的及时性和降低了原材料的价格风险。

(2)生产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对于原料药产品,一般情况下,公司结合销售订单情况和设备运行情况组织安排生产。对于既可用于下道工序继续生产、又可直接对外销售的中间体,公司在排产时,结合该产品的下道工序领用需求量和销售需求量,确定合理的生产数量。

对于小批量的客户采购公司产品用于研究开发或进行药政审批阶段的产品,由于通常客户对该产品的单次采购量较小、每次采购时间间隔较长,出于对生产经济性的考虑,公司结合该产品的市场前景、成品质量要求、药政法规的要求、市场开拓的重要性,对排产进行动态管理。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公司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客户指定的产品规格和公司制定的相关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生产。生产过程中,公司严格按照产品工艺规程、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设备标准操作规程和清洁标准操作规程,确保生产的产品符合各项质量标准。生产完成后,质量部组织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入成品库。

浙江东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公司不断通过提升生产工艺水平、细化相关制度,实现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效保障了生产的稳定性和产品的高质量。

(3)销售模式公司产品销售网络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对于国内市场,目标客户较为明确,因此采用直接销售为主的销售模式;对于国际市场,由于市场范围广阔,采用直接销售和通过经销商销售(包括国外经销商)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具体情况如下:

1)国内市场公司国内市场销售模式主要为直接销售。公司具有规模化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有利于进行潜在的客户开发和客户维护,公司通过网络、贸易商、展销会、拜访客户等方式收集公司产品的潜在销售对象信息,并与其取得联系,实现直接销售。此外,公司对下游制剂企业进行直接销售有利于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和优质性;同时,公司也会与下游客户的研发机构进行合作,参与产品的前期开发,待下游产品批量化生产后,实现向下游客户的销售。部分产品的国内销售以经销销售作为补充,通过医药贸易公司进行。公司根据与客户签订的《购货合同》等合同文件约定,向客户销售相关产品,公司在约定期限内在指定地点交付符合质量要求的货物。

2)国际市场公司产品出口销售主要通过以下方式:

①直销出口公司与外国客户进行直接沟通,产品符合客户标准及出口国主管部门相关要求后,即可直接出口。公司直接与客户进行业务往来,不仅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费用,降低销售成本,同时与客户的直接交流可以有效提升公司的生产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利于公司及时了解最新市场动态,积累跨国营销经验,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打好基础。

②经销出口公司和国内外有实力的经销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选择通过经销商出口的方式实现产品的出口销售,并通过其专业知识和市场渠道为公司积累更多的客户资源。经销商熟悉出口地市场情况,掌握诸多客户资源,语言沟通便利,了解客户的情况和需求。经过多年的开拓发展,公司和经销商、国外客户之间形成了长期稳定的良好合作机制。公司通过经销商进行交易有助于提高交易效率并降低业务风险,使公司能够利用销售资源更多的覆盖境外订单,帮助公司提升国外市场份额。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2024年2023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2年
调整后调整前
总资产3,556,607,162.743,343,345,301.826.382,471,722,890.872,471,356,543.2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74,615,395.362,015,273,151.75-6.981,839,768,571.971,839,789,255.99
营业收入1,198,238,535.391,356,448,097.16-11.661,179,556,669.181,179,556,669.18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1,188,477,222.021,350,590,559.10-12.001,174,280,754.881,174,280,754.8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660,051.84121,249,399.50-183.02104,425,976.34104,423,862.8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8,408,150.01108,102,069.34-191.0393,751,184.9393,749,071.4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6,549,765.40-84,061,904.21不适用-70,350,584.43-70,350,584.43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196.30减少11.49个百分点5.805.80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901.07-184.110.920.9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690.97-171.130.920.92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1-3月份)第二季度(4-6月份)第三季度(7-9月份)第四季度(10-12月份)
营业收入352,582,674.10295,643,846.05314,792,722.32235,219,292.9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039,198.048,433,847.7112,696,106.90-145,829,204.4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0,376,579.896,556,643.0011,151,688.98-136,493,061.8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7,089,771.88-25,563,121.69481,065.91-34,377,937.74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0,519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0,870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称(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性质
股份状态数量
池正明047,116,76941.0600境内自然人
池骋07,786,8756.7900境内自然人
台州市瑞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02,500,0002.1800其他
陈东辉01,250,0001.0900境内自然人
夏道敏28,1031,131,0410.9928,1030境内自然人
程晓华131,8001,106,8000.9600境内自然人
张霁13,100758,3130.6623,0000境内自然人
王玮-27,000758,3130.6623,0000境内自然人
张德成156,900695,3000.6100境内自然人
杨海珍78,900669,1000.5800境内自然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池正明和池骋父子。池正明直接持有公司股份4,711.6769万股,占公司41.06%的股份;池骋直接持有公司股份778.6875万股,占公司6.79%的股份,同时持有公司股东瑞康投资33.5295%的份额,并担任其执行事务合伙人,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8.97%的表决权份额。池骋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父子二人能对公司的股东大会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除此以外,公司未知上述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适用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第三节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823.85万元,同比减少11.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浙江东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的净利润-10,066.01万元,同比减少183.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7,461.54万元,同比减少6.98%。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